开启“师带徒”模式 锻造高素质职工队伍

鸟山矿党委立足矿井发展实际,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精心组织开展“师带徒”活动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技术精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。

这个矿党委通过搭建“师带徒”培养平台,组织选拔职业道德高尚、专业技能突出的业务骨干,对新入职及转岗职工开展全方位、多角度的指导培训,充分发挥技术能手的“传帮带”作用,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,这个矿党委重点把握四大工作原则:一是坚持工种对口原则,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;二是实施分层培训策略,针对不同职工群体开展差异化培养;三是建立培养与考核联动机制,形成师徒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;四是强化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培养,为安全生产筑牢人才基础。

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,这个矿党委专门成立了“师带徒”工作领导小组。由组长统筹负责整体工作规划与部署;副组长具体抓实施方案落实和考核监督;成员单位分工协作,做好日常检查督导等工作。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,采取“月度考评+季度总结”的方式,基层单位每月对师徒表现进行综合评价,每季度组织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;矿职能部门将检查考核纳入月度安全思想教育考评体系同步开展。对月度考评获得“优秀”的师徒,分别给予绩效工资奖励;年度内连续获得月度考评“优秀”的导师,将在年末予以专项表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师徒结对环节建立了规范化管理流程。新职工实习期满上岗前,人力资源部门会为其建立完整的“师带徒”培养档案。针对特殊情况也制定了灵活调整机制,若师徒协议未满12个月因故解除,将及时为徒弟重新选配师傅;如师傅因请假或调岗暂时无法履职,将安排同等级别的技术人员接替带徒工作,确保培养过程不断档。